内容摘要: 19、浙江省衢州市: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对光伏项目给予补贴印发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区级有关单位,各相关企业:现将《关于印发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示如下。
19、浙江省衢州市: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对光伏项目给予补贴印发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区级有关单位,各相关企业:现将《关于印发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示如下。
其中,2022年确保新增占补平衡指标25万亩,新增增减挂钩指标1.29万亩。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大土地储备资金投入,扩大土地储备规模,增强政府对建设用地市场的调控和保障能力。
加快闲置土地的认定、公示和处置,对企业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及时调查认定,依法收缴土地闲置费直至收回;对于非企业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由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分清责任,采取政府土地收储、闲储置换、调整用途等方式依法依规处置。自治区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紧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单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完成时限:长期坚持7.创新土地储备方式。将实际供地率作为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和用地规模的重要依据。一、目标任务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存量资源盘活、强化地价调控等措施,推动全区土地资源价值提升、价格提高,价值实现路径进一步明晰,资源要素活性持续增强,跨省域交易路径全面打通,多元化交易模式形成并有效实施,地方财力稳步增加;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存量土地资源有效盘活,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保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旗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每2年至3年调整更新一次基准地价。结合土地审批及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摸清城镇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土地及开发区低效用地等情况。针对海上养殖电力紧缺但供应不便,而海上风、光等资源丰富的状况,去年,宁德市政府牵头,国网宁德供电公司联合宁德市环三售电有限公司探索建设海上渔排风光储多能互补工程,陆续在宁德市蕉城区白基湾海域、霞浦县七星海域、霞浦县下浒海域、福安市下白石海域及福鼎市佳阳海域开展首批5个海上渔排风、光、储、充、用一体化试点,并结合电动船舶替代,推动清洁能源走进海上田园。
微电网让我们海上渔排用上了风电和光伏发电,用电功率从柴油发电机的10千瓦增加到了100千瓦,彻底不用担心用电问题啦!近日,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向国说。项目负责人陈思伟介绍。有了微电网之后,就是下雨天没有太阳,有风照样也能发电。加上渔排会议室的屋顶电站,光伏平均每天可发电165千瓦时,风机每天可发电近5千瓦时。
宋向国告诉记者,渔排上生活办公用电部分,一年大概需要4000至5000千瓦时电,富余出来的5万多千瓦时电就可以供给生产用电。由于远离陆地,海上养殖渔排的用电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有的是小型发电机发电,更有甚者直接从岸上私自铺架低压电路,容易造成用电事故。
小小渔排是如何用上环保时尚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这个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数字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为一体的智慧化项目,可实时监测各能源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源网荷储优化协调控制、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和优化管控,实现海上渔排不间断供电。宁德三都澳是我国1.84万公里黄金海岸线的中点,拥有全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形成了上万亩养殖区。据悉,系统投运以来,运行稳定,光伏累计发电2560千瓦时,风机累计发电200千瓦时,储能系统累计充电1760千瓦时、放电1580千瓦时,渔排累计用电量2580千瓦时,实现了海上渔排不间断供电。此外,海上渔排的非标辅助渔船、饵料搅拌机都是以柴油机作为动力,不但运营成本高、噪音大,还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
渔排左右两边还各布置了一套7千瓦的电动船舶充电设备。当地电力部门调研显示,约30%的近岸养殖户通过从岸边拉电缆的方式进行供电,存在电缆投资及维护成本高、可靠性低和违规转供电加价和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约50%的养殖户使用光伏+储能的方式用电,使用的铅酸电池存在使用寿命短、体积大、输出功率小、安全隐患大、电池随意丢弃污染环境等问题;剩余20%的养殖户则为用柴油机发电或无电的情况。福建省海岸线较长,水质肥沃,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水养殖产量居全国首位。而像今天,下雨,风机也没怎么转,但有了可储200千瓦时电的大充电宝,够我们用十几二十天,再也不怕断电了。
一个个新型的环保塑胶深海大网箱,将宽阔的海面装扮成田园。宁德市共有养殖户近5万户,渔业养殖网箱约120万口。
我们专门订制的电动搅料机正在加工生产,下个月投用后,生产成本将比使用燃油机下降60%以上。渔排上有两种风力发电机,其中5台垂直轴的发电机正随着微风缓缓转动,1台常见的有长长叶片的水平轴风机因风小还静止不动。
海面上布置了全省首个漂浮式光伏电站,由8列共128块光伏发电板组成。去年6月,我省首个海上渔排风光储微电网示范项目在此投运。试点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289.99千瓦,预计每年可消纳清洁能源28万千瓦时,通过电能替代可减少碳排放243.6吨,在有效提高海上养殖项目的供电能力的同时,推动了养殖产业绿色低碳升级。多出来的电则存储起来,雨天或无风也能用电根据粤海水务集团的发展计划及潜在增 长,于 2022 年 6 月1日至 2022年12 月3期间、截至2023年12月31 日止年 度、截至2024 年12月31 日止年度及2025 年1 月1日至 2025年5 月 31日期 间,预计分别与约 57 间、68 间、73 间及 76 间水处理厂(「指定水处理厂」) 将根据光伏发电框架协议进行合作。双方初步拟在光伏发电框架协议项下,于 2022 年6月1日至 2022年12 月31日期间,在 约 57 间主要位于中国广东、江苏、河北和海南的适合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 和运营的水处理厂开始开展上述合作。
根据协议,粤海水务集团将向飞来峡水电提供粤海水务集团所持有的水处理厂内及/或周围的若干屋顶、池面及其他空置土地资源,用于在其上建设和运营光伏电站; 粤海水务集团将向飞来峡水电提供该等光伏电站的日常维护服务;飞来峡水电将向粤海水务集团相关成员供应该等光伏电站生产的电力。粤海投资发布公告称, 2022年5月18日,粤海水务(本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与飞来峡水电(粤海控股的全资附属公司)订立关于合作建设若干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产生的电力供(其中包括)粤海水务集团自用的期限为三年的光伏发电框架协议
根据粤海水务集团的发展计划及潜在增 长,于 2022 年 6 月1日至 2022年12 月3期间、截至2023年12月31 日止年 度、截至2024 年12月31 日止年度及2025 年1 月1日至 2025年5 月 31日期 间,预计分别与约 57 间、68 间、73 间及 76 间水处理厂(「指定水处理厂」) 将根据光伏发电框架协议进行合作。粤海投资发布公告称, 2022年5月18日,粤海水务(本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与飞来峡水电(粤海控股的全资附属公司)订立关于合作建设若干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产生的电力供(其中包括)粤海水务集团自用的期限为三年的光伏发电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粤海水务集团将向飞来峡水电提供粤海水务集团所持有的水处理厂内及/或周围的若干屋顶、池面及其他空置土地资源,用于在其上建设和运营光伏电站; 粤海水务集团将向飞来峡水电提供该等光伏电站的日常维护服务;飞来峡水电将向粤海水务集团相关成员供应该等光伏电站生产的电力。双方初步拟在光伏发电框架协议项下,于 2022 年6月1日至 2022年12 月31日期间,在 约 57 间主要位于中国广东、江苏、河北和海南的适合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 和运营的水处理厂开始开展上述合作
该项目位于山东荣成国和一号仿真国际交流中心内,是园区内重要的景观改造与节能工程子项,项目总装机容量130kW。光伏连廊延海岸线而建,以会议中心为起点至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总长度约500米,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条长龙蜿蜒盘踞。据了解,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国核示范从连廊设计、光伏组件形式选择一直到生产都秉持清洁、低碳、智慧的原则,采用了包括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内的多项技术方案,为光伏长廊穿上高效绿色发电外衣,精心打造绿色零碳园区,对后续景区光伏景观项目开发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国和一号+光伏连廊是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一部分,是国家电投光伏+新模式的又一探索,是国核示范践行国家电投绿色 创新 融合 真信 真干 真成价值观引领,积极推动新能源落地的又一成果。
目前,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项目已建成投运光伏装机1312千瓦。后续,国核示范将依托核电项目建设,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持续拓展国和一号+创新内核,积极在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海上风电、核能供暖、海水淡化等领域发力,赋能核能产业链高质量跃升发展。
光伏连廊景观桥顶部安装半透光发电玻璃,栏杆采用光伏发电玻璃,地面铺设光伏发电地砖,打造了一座风光无限零碳桥,连廊内还布置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企业文化展板,游客步入其中,移步换景,相映成趣,极具观赏性。该项目量身定制了半透光光伏组件、双玻高效晶硅组件及柔性薄膜光伏组件等多种先进光伏组件,与连廊双坡顶、哥特式拱形等结构一体化,具有半透光性特点,以满足建筑美观、高发电量、高可靠性,通过将光伏与建筑充分融合,让建筑从耗能变为产能,实现了从普通建筑向低能耗建筑的转变。
5月16日,国家电投与威海市战略合作项目工作推进联席会在国和一号仿真国际交流中心举行,会上宣布国和一号+光伏连廊项目启动发电,这是山东省内首个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绿色零碳景观工程目前,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项目已建成投运光伏装机1312千瓦。
据了解,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国核示范从连廊设计、光伏组件形式选择一直到生产都秉持清洁、低碳、智慧的原则,采用了包括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内的多项技术方案,为光伏长廊穿上高效绿色发电外衣,精心打造绿色零碳园区,对后续景区光伏景观项目开发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国和一号+光伏连廊是国和一号+智慧核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一部分,是国家电投光伏+新模式的又一探索,是国核示范践行国家电投绿色 创新 融合 真信 真干 真成价值观引领,积极推动新能源落地的又一成果。光伏连廊延海岸线而建,以会议中心为起点至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总长度约500米,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条长龙蜿蜒盘踞。后续,国核示范将依托核电项目建设,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持续拓展国和一号+创新内核,积极在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海上风电、核能供暖、海水淡化等领域发力,赋能核能产业链高质量跃升发展。
5月16日,国家电投与威海市战略合作项目工作推进联席会在国和一号仿真国际交流中心举行,会上宣布国和一号+光伏连廊项目启动发电,这是山东省内首个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绿色零碳景观工程。该项目量身定制了半透光光伏组件、双玻高效晶硅组件及柔性薄膜光伏组件等多种先进光伏组件,与连廊双坡顶、哥特式拱形等结构一体化,具有半透光性特点,以满足建筑美观、高发电量、高可靠性,通过将光伏与建筑充分融合,让建筑从耗能变为产能,实现了从普通建筑向低能耗建筑的转变。
该项目位于山东荣成国和一号仿真国际交流中心内,是园区内重要的景观改造与节能工程子项,项目总装机容量130kW。光伏连廊景观桥顶部安装半透光发电玻璃,栏杆采用光伏发电玻璃,地面铺设光伏发电地砖,打造了一座风光无限零碳桥,连廊内还布置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企业文化展板,游客步入其中,移步换景,相映成趣,极具观赏性
山东电建一公司作为总承包方承担了该项目的勘察设计、设备采购、监造、施工、验收移交及质保、各项手续办理等工作。项目建成后,每年提供绿色电力达到1.4亿千瓦时,成为目前全国第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全国第一个采用抗冰设计的海上光伏项目和全国第一个海上光伏与海洋牧场融合项目。
声明:与传统的光伏发电项目不同,宜良药光互补发电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海拔、光照、地理、气候优势,结合当地特色药材种植业的特点,采用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种植中药材的药光互补立体光伏土地综合利用模式,从而形成光伏发电、中药材种植、功能农业等产业互补互利、互相融合,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